五年的发展历程中,河源广工大研究院始终牢记探索产业转型、服务经济建设的初心和使命。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上升成为国家战略,互通互融的湾区优势资源是撬动河源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力点。为此,我院紧抓机遇先行布局,于1月10日召开了“2020年研究院工作研讨会”,力争通过自身发展,成为助力河源融湾建设的先行者。
此次研讨会由副院长黄国宏主持,各部门负责人纷纷发言,会议集思广益,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提质增效等方面汇聚“智慧风暴”,结合研究院二期发展需要献出“锦囊妙计”,切实制定2020年工作计划并扎实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展开,为服务河源产业发展、助力河源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广工力量。
研究院二期建设怎么开展?答案都在这里!

打造广东省区域5G产业应用示范平台
依托引进的“珠江人才计划”专家教授团队,重点开展“5G通信芯片研发及产业化”研究,积极引入外部优势资源,联合河源地区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一批特色产品和成果,推动5G技术应用及产业链创新发展;引进5G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河源落户,培育5G产业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提升河源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水平。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提质增效
研究院作为河源市科技企业孵化行业协会的发起单位和筹建单位之一,积极扩大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影响力与辐射度,推动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整体孵化服务能力的提升。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服务平台
坚持差异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以河源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加快与港澳地区以及国内外其他先进地区的创新交流合作,构建一个共建、共享、共用的集技术研发、技术交易等公共服务高度融合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推动建设河源首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人才问题已成为了河源经济发展的一块短板,为了助力河源更好的融入大湾区,提供高端人才支撑,河源迫切需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强人才平台载体建设,引进和培育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

加强国内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
研究院作为协同创新平台与链接多方资源的窗口,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互动交流,通过举办湾区院士峰会、科技成果洽谈会、学术论坛等活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河源流动集聚,吸引一批高技术含量项目或成果落地河源,争取建成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展望二期,研究院将不断加强自身科研能力建设,完善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建设,聚焦产业发展,从服务企业到服务产业,着力引育各类人才,为河源经济输送活水,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为河源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